一
今天提到“福音派”这个名字,由于其日益显得是许多庞杂神学立场与观点的集合体,像是快要被视为一个有负面含义的名词了。那些对半个世纪前葛培理的奋兴聚会还有点记忆的人们,也只是把福音派的传统等同于传福音的奋兴运动,“人们用后芬尼时代(post-Finneyan)的奋兴主义技巧取代了过去对于复兴的整全的观念。”(1章)今天的教会,无论是在当年福音派发源的欧洲,还是在其复兴过的美洲,似乎都正在忘记福音派的伟大传统,就如本书作者所描述的,一条气势磅礴、波涛汹涌的大河,如今被分化为众多快要干枯的小溪。“我惊讶地发现,大多数新教徒对宗教改革留下的宝贵传统一无所知。”(7章)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所处教会的景况。
我们怎样才能更完整地了解福音派的伟大传统,并力求在我们这个时代预备去迎接教会的复兴?拉弗雷斯(Richard F. Lovelace)的这本《属灵生命的动力:福音派更新神学》(Dynamics of SpiritualLife: An Evangelical Theology of Renewal)会带给我们很多的启发与思考。本书写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当时作者经历了一个小的被称为“耶稣运动”的教会复兴,这让他对于教会的复兴充满期盼。作为在神学院中研究教会史的专家,他不只个人花很多时间来研究教会复兴的历史,同时他还在戈登康维尔神学院专门开设了一门“属灵生命的动力”课程。为这本书作序的提摩太·凯勒回忆说:“1972年秋季我一入学就上的那门课——其名称正是‘属灵生命的动力’。”(序言)
正如提摩太·凯勒所肯定的,复兴对于教会不可或缺:“在《属灵生命的动力》一书中,拉弗雷斯帮助我们理解复兴的性质和复兴对于教会的意义。”(序言)历史就是由复兴与衰落的更替构成:“复兴总是圣灵的正常运行得以大大强化的阶段。我们无法启动这样的福音运动,但是我们可以预备复兴并善用复兴。”(序言)从提摩太·凯勒的见证可以看到,拉弗雷斯通过他的书及他的课程,激励了当时那一代渴望教会复兴的年轻人。除了提摩太·凯勒,还有大卫·鲍力生(David Powlison)、雷·奥特伦(Ray Ortlund)、以及道格拉斯·戈鲁休斯(Douglas Groothuis)。戈鲁休斯回忆说,他八十年代初曾以这本书为教材开设了一门为期一年的课程;二十年后,他的一位学生发电邮告诉他,这门课对她当时年轻基督徒生命的成长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本书虽然出版才四十余年,但它已经被排在经典著作之列,被视为研究教会复兴主题的最优秀作品。它分为两个部分,共计13章。第一个部分(前5章)中,作者梳理了自宗教改革以来觉醒运动的历史,概括了构成属灵生命动力的四要素及五层面。第二部分(后8章)中,作者将前面所讲的那些要素放在当今及将来的教会处境中,看它们如何带来教会的更新并促成社会的转变,好让人们可以为教会要来的复兴作好预备。如作者郑重推荐给读者的:“随着本书的推进,读者会越来越明了本书何以既是个人灵命成长的手册,也是教会归正与更新的计划书。”(前言)
二
我们这代人真的渴望教会的复兴吗?或许我们今日对于复兴的兴趣和渴慕不如上一代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可能就是我们里面属灵生命的动力出了问题,有点像是汽车还在向前滑行,发动机却不再提供动力。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不只是清楚地梳理了自宗教改革以来在欧美发生过的四次大复兴运动的过程,同时也分析了推动这种复兴的属灵生命的动力,这就是耶稣基督的救赎带给我们属灵生命的四样祝福:“救赎所带来的这四样惠益——称义、成圣、圣灵的内住及属灵争战中的权柄——通常都包含在关于代赎的神学讨论中,它们可以成为属灵生命的动力的首要因素。”(2章)
属灵生命这四要素的排列秩序清楚地把包括“成圣”在内的后三重要素都建立在“称义”的基础上,特别体现出宗教改革以来福音派传统的精髓。在作者看来,生命成长及动力的不足往往源于对称义的理解没有达到足够的深度。道理上我们好像都理解因信而称义,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没有学会用信心来依靠神话语的应许、圣灵的内住、及所赐争战的权柄,总以为自己需要足够地努力,表现出恩赐与成就,才能够蒙神的悦纳。按照拉弗雷斯,从人来的动力迟早会衰竭;这种安全感的缺失很容易阻碍基督徒生命的长进。其实,无论我们怎样,神都已经照着我们的本相完全地接纳我们了,这种无条件地接纳在生命中带来的爱才是我们生命成长的最根本动力:“你已经被接纳了,要凭信心向外看,把基督那完全外源性的义作为自己被接纳的唯一理由,在这样的信心中放松自己,它能使你渐渐成圣。”(4章)
三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教会分裂为基要派与自由派,今天人们会下意识把个人属灵生命的塑造与社会关怀分离开来,把敬虔主义的传统与清教主义的传统分离开来;这让我们已经越来越难以看清福音派传统的全貌。
本书想要为我们呈现的正是古典福音派传统的全貌,其中个人灵命的塑造与教会对社会的转变紧密地关联在一起,敬虔主义与清教主义是这整个传统的必不可少的双重动力。历史证明,今天我们所生活于其中的这两个世纪社会生活的转变,都来源于福音派这双重动力引擎:“大多数社会进步都来自这两个来源,或各自进行或二者结合。”(12章)由此作者相信,在这种传统的推动下,个人生命的觉醒带来教会的复兴,而教会的复兴一定会带来社会的转变:“我想证明的论点是:真正的属灵更新必然导致社会和文化的转变;如果教会没有经历普遍的属灵觉醒,基督徒就无法实现深刻持久的社会变革。”(12章)
这就涉及到作者所说属灵生命动力的五层面:“我们在基督里的生命至少还有五个不同的方面,不过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是源于首要因素,如同二次色源自三原色的混合。这些方面就是宣教使命、信靠的祷告、信徒共同体、文化剥离和神学整合。”(2章)作者想表达的意思是,仅靠属灵生命的四要素,还不足以让教会活出并见证出一种整全的有社会意识的基督教世界观,从而可以带来对社会及文化的影响力。 要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将福音使命与文化使命关联起来;让教会这个信徒共同体在其所在的社会文化领域中活出有见证的群体生活。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神学上提供一个完整的可以将社会生活涵盖于其中的基督教世界观。
四
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是丰富,限于篇幅很难一一地介绍。特别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教会的传统,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历史背景。让我们了解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本土教会出现时,其从福音派传统的母体中所继承来的属灵遗产,比如以宋尚节为代表的奋兴运动的传统,以倪柝声为代表的圣洁运动的传统,以及以王明道为代表的重洗派的传统。
在这本书所提供的福音派的历史背景中,我们才了解到,将宗派看作是需要逃离的罪,以及从悲观角度理解前千禧年观,这些深刻地影响过中国教会的神学观念,都不过是非常晚近的事情。从再早一点的清教传统中,原本还有更为乐观的前千禧年观;在敬虔传统的弟兄会那里,也还可以看到对宗派的宽容。相信这些都会大大地开阔我们的眼界,帮助我们还原一个更为完整的福音派传统,以至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在历史展现出的这幅宏大地图上的站位,从而更好地去展望将来中国教会的复兴。
作者:Ian Sun
《属灵生命的动力:福音派更新神学》5折优惠中,点击购买:https://wdbook.app/dp/67030663004161
点击了解更多基督教书籍优惠活动:https://wdbook.app/activity
微读书城官网:https://wdbook.com/
微读书城APP下载链接:https://wdbook.com/app
微读书城桌面版下载链接:https://wdbook.com/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