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托得(John Stott, 1921-2011)是20世纪重要的福音派领军人物之一,他是《洛桑信约》(Lausanne Covenant)的主要起草人。斯托得生前牧养英国圣公会伦敦朗豪坊全灵堂(All Souls Church, Langham Place)长达60多年;他也是灵风基金(Langham Trust,今Langham Partnership)的创始人。斯托得的事工立足于英国圣公会的福音派运动,积极地与西方后基督教时代的教会和社会对话,以当代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见证福音。同时,斯托得也致力于服事欠发达地区的教会,帮助他们培养本土的福音派领袖。斯托得建立和带领的诸多事工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后半期的普世福音派运动。斯托得终身未婚,他的委身充分体现在他对上帝和圣经的信念,以及他对教会与普世福音运动的服事。
除了参与带领诸多重要的事工,斯托得也是一位多产的作者。他写作并出版了超过50本书(100多个品种),不仅在英语世界中行销数百万册,而且也被翻译为数十种语言,以飨更广泛的读者,其中被翻译成中文的作品已有超过80个品种和版本。其中最为华人读者熟知的作品包括《圣经信息系列》(The Bible Speaks Today Series),《当代基督十架》(The Cross of Christ),《无与伦比的基督》(The Incomparable Christ),《当代基督门徒》(Contemporary Christian),《认识圣经》(Understanding the Bible,其他中文版本名包括《认识圣经的八堂课》和《见证基督》),《认识福音派信仰》(Evangelical Truth),《当代讲道艺术》(I Believe in Preaching),《心意更新的教会》(The Living Church),《真理的寻索》(Basic Christianity),《当代圣灵工作》( Baptism and Fullness)等。
斯托得部分书籍正在微读书城打折优惠中,点击了解详情。
作为当代读者,在阅读斯托得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斯托得作品的一些特征及背景,以便从阅读中得到最大的益处。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斯托得作品的目标读者(或听众,他的不少作品是根据他的讲座整理编辑的)。斯托得最主要的身份是一位牧者,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面向信徒和教会工人的(一个重要的例外是《无与伦比的基督》,作为面向公众的讲座,这本书更主要的是面向非信徒)。斯托得作品中最主要的关切包括建立信徒——特别是新信徒——的信仰基础(1),而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圣经、基督与教会的;探讨福音派信徒与教会当下面对的挑战并回应时代性的议题;以及装备教会工人参与传讲福音(特别是讲道)的工作。与当代许多基督教畅销书作者不同的是,斯托得始终将他的读者视为教会的一份子,他的作品不是要帮助一个基督徒如何处理个人灵性和宗教信念的问题,也不是“自助”式的作品。斯托得的作品是为了造就教会中的信徒,培养他们对上帝、教会和世界的责任。(2)基督徒读者在阅读斯托得的作品一段时间后,会更认识信仰不仅是个体与上帝的关系,也是委身在一个与上帝和上帝所造的世界都紧密联系的新群体中。
斯托得写作特点一:平实准确
了解斯托得写作风格也能够帮助读者欣赏他的作品。斯托得写作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平实准确。习惯于强调娱乐体验的读者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可能会感到斯托得的写作缺少吸引力。一方面这是由于不同时代的读者对阅读体验的期待不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斯托得的很多作品是以学术写作的方式完成的。对于不习惯这类作品的读者来说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一旦适应之后,则可以很快地抓住斯托得要传递的信息及其理由。斯托得的作品结构严密,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可以先从目录入手,尝试理解整本作品的主题以及各章之间的逻辑联系,这样就不至于在阅读具体的章节时失去焦点。以斯托得所著的《无与伦比的基督》(校园,2004)一书为例,读者在翻阅目录时会留意到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1. 耶稣原貌、2. 教会中的耶稣、3. 影响深远的耶稣、4. 永恒的耶稣。其中1和4主要是基于新约圣经,2和3是基于历史。第1部分概况了新约从马太福音到彼得书信每卷书中对于基督的理解,而第4部分则详细地解释了启示录这卷书中“基督图像的画库”(pp.214)所呈现的基督形象。在有关历史的篇章中,斯托得在第2部分列举了历代教会对基督有代表性的呈现与理解,在第3部分也选择了有代表性的人物,探讨了耶稣对教会的挑战和对世界历史的影响。这样的编排方式同时兼顾了圣经与历史,大的图景和细节,让读者可以对耶稣有准确而立体的认识。
斯托得写作特点二:说理清晰
斯托得的论述方式也遵循一定的格式:他一般会先提出要探讨或回应的问题;在主体部分,则是先廓清关键概念的意思,然后回顾过去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并基于圣经和教会传统给出他的提议;最后他会将这个议题与基督徒和教会的信仰生活和使命联系起来,给出应用的指导原则或具体建议。以《当代基督十架》的第五章“偿付罪债”为例,斯托得向读者介绍了十架神学中最令人费解的概念之一,即罪的“偿付”(satisfication for sin)。在这一章中,斯托得首先指出当代对“代替”和“偿付”这两个概念的挑战:如果神要求残忍的献祭才能息怒,这样的神是否是不道德的?斯托得指出尽管这两个概念并非“圣经用语”,但都是“圣经的观念”;这两个概念不仅不应成为接受基督教信念的障碍,而且它们“带给神独特的荣耀,因此理当成为教会崇拜与见证的中心”。(p.151)斯托得指出之所以需要“偿付”,是因为有赦免的障碍存在,而教会历史中对何为赦免的障碍有不同的理解。斯托得接下来回顾了历史神学中关于“偿付”的几种主要观点,包括偿付魔鬼、偿付律法、偿付神的名誉与公义,并指出这些观点中“不同程度的真确性”和“限制”。(p.166)然后他提出他支持的“偿付”理论:神偿付自己,即“祂必须亲自按照祂完美的本质(或‘名’)来行事”。因此,“‘偿付’的必要性不在祂以外的任何事物,乃在祂本身里面,在祂不可更改的本性中”,(p.166)神对罪人有审判的责任,这是神的“自我一致性”(p.167)所要求。斯托得接下来运用经文来说明什么神的怒气如何被惹动、如何像烈火以及如何可以被平息和满足,而这些主题都与神的“圣名”有关,因为神总不能背乎自己。神以“代替”来“偿付”并不仅仅与祂公义圣洁的属性相关,在这一章的最后,斯托得也关注到“神圣洁的爱”,指出在“偿付”行动中,出现了“神本来因着公义应该作的事,和祂因着爱不能作的”(p.174)两种之间的张力,进而带出“偿付”行动中“中保”的必要性,这不仅指出了十字架是同时满足神的慈爱与圣洁的方式,也为他在下一章探讨“替代”的概念做了铺垫。斯托得总结说:“对于神圣洁的爱若有认识,便不致于讥讽神。我们不可以以为祂是放纵的神,在圣洁上妥协,不处罚我们,把我们宠坏了;也不可以为祂是严厉要报复的神,压抑自己的爱,一心要击打、毁灭我们”,神解决偿付难题的方式是“祂为爱我们牺牲自己”。(pp.176-77)
斯托得写作特点三:扎根于圣经
斯托得的作品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扎根于圣经,无论是他论述的主要材料,还是他说理的依据,都表达出他对圣经的深刻信念。斯托得在每一部作品中都充分地运用了圣经的材料作为他说理最重要的依据,并且强调“要找出经文的真正诠释,最重要的原则是找出原先作者的意思”。(3)为了澄清圣经中的观念和对圣经的诠释,斯托得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与当代圣经和神学研究对话的段落,对于不少读者来说,这样的段落可能显得艰涩,但如果愿意付上耐心和思考,不仅可以增长见识,也是在培养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当代基督十架》的第七章“拯救罪人”中,斯托得解释了“挽回”这个概念,试图圣经中的挽回教义(平息神的愤怒)说理。他着重探讨了新约字汇 hilaskomai 及其相关字汇的意思,对诸位有代表性的圣经学者的解释一一做了回应,并区别了异教和基督教在挽回观念上的差异。斯托得在这些细节上不吝着墨可能会令一部分读者感到繁琐,缺乏耐心的读者遇到这些地方当然可以快快略过,直接跳到段落的末尾寻找斯托得的结论。但正是这种专注于圣经概念和教义有关的细节成就了斯托得令人信服的说理,也充分反映出他对圣经的信念。愿意花工夫仔细阅读这些细节的读者可以帮助自己也发展这种本着圣经说理的能力。
斯托得写作特点四:看重教义传统
斯托得的作品不仅扎根于圣经,也重视教会的共同认信和历史中重要的教会传统。在《认识福音派信仰》一书中,斯托得将“神的启示”、“基督十架”和“圣灵的工作”视为福音派信念的三大支柱,指出福音派最重要的信念包括相信圣经的权威性,基督替罪代赎,以及圣灵塑造的基督徒新群体(教会)的生活与行动。这三个方面与《使徒信经》中有关圣父、圣子、圣灵三一上帝的三个主要部分是呼应的。在斯托得的其他作品中:上帝的启示、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和圣灵中的基督徒群体也是他展开论述的。比如,在帮助初信的基督徒认识信仰的《真理的寻索》一书中,斯托得首先强调信心要有正确的途径,而“神晓谕了”就是这条途径的开端,没有神的启示,“人类就会永远停留在一无所知的状态中”。(p.14)。然后斯托得在这本书中花了最多的篇幅解说基督道成肉身和替罪代赎的工作,强调“耶稣的死是为罪献祭,这是圣经信息的中心”(p.101)。最后他指出基督的救恩是通过圣灵和教会来实现的:“内心改变是圣灵的工作”(p.123),而“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这身体是一个生命所供应——这就是圣灵”(p.128),以此将救恩论、圣灵论和教会论贯穿起来。在探讨当代福音布道的动机与动力的作品《再思福音使命》(校园,1999)一书中,斯托得也是从神论入手,将传福音的首要动机归结于“由爱神和爱基督所产生的顺服”(p.22),而得人的目的是为了让得救之人在敬拜中“将荣耀归于救他们的神”,而真正的敬拜者“会被驱策再进入世界为神做见证”(p.37),因此神和基督的荣耀应该是“当代福音工作的最高动机”(p.38)。接下来,斯托得他指出福音信息本身的三要素:“耶稣基督并祂被钉十字架;身处罪中以及陷于审判的人之苦境与危险;以及需要‘顺服的信心’来回应。”(p.70),在其中首要的就是基督的位格与工作。在探讨传福音媒介(主体)时,斯托得提醒道,“福音首要的使者乃是父神”,并且在教会之前,神“已经先借着祂的天使、祂的爱子,以及祂的灵在传扬这福音了”(p.76),神也拣选了祂的子民作为福音见证的主体;斯托得格外强调地方教会作为一个群体和一个整体的作为福音布道的媒介,教会的诸多活动——团契、敬拜和具体的传福音工作——都是在为福音作见证。在最后一章中,斯托得指出在福音开展的每个阶段,“圣灵都担负着重要的责任”(p.131),圣灵使人重生的果效也在也在教会的圣洗礼中得到确认。我们在《再思福音使命》这本书中再次看到斯托得对教义连贯的理解,其论述的架构反映出他对三一神论的看重。斯托得也总是突出救恩和使命都是透过圣灵实现在教会群体中,他的教会论与圣灵论结合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当代受个人主义和灵恩运动影响的基督徒重新认识关于教会与圣灵的议题。
装备整全的圣徒
在阅读斯托得的时候,我们也需要理解20世纪普世福音派运动所面对的张力:一方面是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对圣经权威的挑战,以及对基督替罪代赎核心教义的远离;另一方面则“旧有的基要派”的影响,(4)使教会缺乏对普世需要的必要关注,忽略了信仰在文化中的参与。斯托得作品中反映出他最看重的基督教信念:神启示的权威性,基督的中心性,和圣灵中的信心群体(教会)的行动性。斯托得主张在今天建立一种“激进保守的(Radical Conservative)的教会”,一方面“保持、恪守圣经清楚的教导;但是对于把传统等同于‘文化’的做法,却又采取‘极端’或‘激进’的态度。”(5)阅读斯托得的作品可以帮助读者认识和发展福音派信徒持守的这种“神圣而在世”(《心意更新的教会》,p.51)的活泼张力,让信仰扎根于神的启示,也参与神对世界的计划和教会的使命中。斯托得的作品呈现的是一位整全的上帝,持守的是整全的福音,(6)为要建造整全的信徒和教会。正如他在晚年有一次接受采访时所说:
“我从未对灵魂有过爱或热忱;我无法将灵魂作为一个切适的对象来投入我的爱、情感或热忱。神所做的是创造人,而人不仅仅是灵魂:他们是身体—灵魂、也是身体—灵魂在一个群体中的受造。因此,如果我真地爱我的邻舍,第二条最大的诫命敦促我去服事我的邻舍的身体、关系、和属灵的诸方面。”(7)
阅读斯托得不应止于阅读,不只是为了获得对圣经和教义的认识,更是为了被装备和鼓励,预备好作为神的教会的一份子在真理中行动与服事。
(1)比如《认识圣经》(校园,1985)一书。斯托得在“序言”中指出,“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我心里一直惦记着某些人,他们可被划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刚决志的基督徒……;第二类是做了几年基督徒的人。”(pp.5-6)
(2)参《真理的寻索》(证主,1998),pp.171-175。
(3)《认识福音派信仰》(校园,2001),p.65。另参《认识圣经》(校园,1985),pp.177-178。
(4)有关“旧有的基要派”与斯托得所理解的福音派之间的差异,参《认识福音派信仰》,pp.16-20。
(5)《心意更新的教会》,p.6。
(6) 斯托得也强调以整全的方式来持守福音,包括持守福音的真诚、坚稳、真理、合一和毅力。《认识福音派信仰》,pp.121-130
(7)1995年6月8日与Roy McCloughry的访谈。引自Timothy Dudley-Smith, John Stott: A Global Ministry (InterVarsity Press, 2001),p.437。
作者:XB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读书城下载链接:https://wdbook.com/app